返回首頁 返回本目錄

 

第九十五課 - 給主客的教訓

 

經文:路十四:1 14

主旨:在一個吃飯的場合,耶穌用比喻教訓客人和主人。

1。路十四:1 6 「安息日,耶穌到一個法利賽人的首領家裡去吃飯,他們就窺探他。在他面前有一個患水臌的人。耶穌對律法師和法利賽人說:『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他們卻不言語。耶穌就治好那人,叫他走了;便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有驢或有牛,在安息日掉在井裡,不立時拉它上來呢?』他們不能對答這話。」

現在的讀者實在很難理解何以安息日治病竟然會在耶穌和當時的宗教領袖之間成為爭端。對法利賽人和律法師,宗教就是遵行許多繁文縟節,他們視耶穌為一律法的破壞者,所以不惜以任何代價阻止耶穌的工作。老實說,法利賽人要在安息日請耶穌吃飯是很不簡單的事。在那天,他們是不能夠生火煮食,所有的食物要在星期五便烹飪好;若要保持食物溫暖,更要另想辦法。可想而知,他們這次是碰著耶穌而來,要「窺探」他,找借口捉他。耶穌當然也知道他們的陰謀,反而主動地治好那個患水臌的人。他的問題:「你們中間誰有驢或有牛,在安息日掉在井裡,不立時拉它上來呢?」等於是逼法利賽人到牆角,叫他們無言以答。

今天如果我們看到人神跡般的被醫治,我們要對事件採取什麼樣的態度?替他高興,讚美主?還是。。__________
(聖經是怎樣教導我們的。)

2。路十四:7 11 「耶穌見所請的客揀擇首位,就用比喻對他們說:『你被人請去赴婚姻的筵席,不要坐在首位上,恐怕有比你尊貴的客被他請來;那請你們的人前來對你說:讓座給這一位吧!你就羞羞慚慚地退到末位上去了。你被請的時候,就去坐在末位上,好叫那請你的人來對你說:朋友,請上座。那時,你在同席的人面前就有光彩了。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這個比喻可以說是淺顯易懂。耶穌說這個比喻的目的當然不是為了教人怎樣作客,而是在說明一個永恆的真理:「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在福音書裡,他重複地說了幾次。(路十八:14,太二十三:12)在新約書信,我們也看到相似的教導,如雅四:610,彼前五:5,羅十二:16,路一:5152。箴言書裡這樣的教導更是數不勝數,如箴十六:5,十一:2,六:17,十五:33

心裡不要驕傲,這大概是罪中之罪,罪中之首了。我時常說:一個人一生為主做了很多大事,只要在最後一刻,他心裡高傲,自以為為主做了這些大事,那他做的一切都一筆勾銷,沒有價值,好像一生都沒有做什麼。

要心存謙卑,這大概可以抵償一生的罪孽。猶大王瑪拿西在 神面前自卑,蒙 神垂聽他的禱告,使他從亞述歸回耶路撒冷,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代下三十三:1 20 )。謙卑中的謙卑,還有誰比得上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他本有 神的形象,不以自己與 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 神將他升為至高。。」(腓二:5 9

3。路十四:12 14 「耶穌又對請他的人說:『你擺設午飯或晚飯,不要請你的朋友、弟兄、親屬,和富足的鄰舍,恐怕他們也請你,你就得了報答。你擺設筵席,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為他們沒有什麼可報答你。到義人復活的時候,你要得著報答。』」

這個比喻就不是那麼淺顯易懂了。我相信耶穌也不是真的用這比喻教人怎樣作主人。這裡的設宴,指的是一天中最基本的兩餐,就是午飯和晚飯。一般上是不會請朋友、弟兄、親屬和富足的鄰舍。耶穌知道社會的「金科玉律」:請那些你希望會回請你的人吃飯。而那些最需要一頓飯吃的人卻從來得不到邀請。耶穌在這個比喻裡要抨擊的,正是那些寧可在基本的兩餐請朋友和親屬,也不請那些連一日三餐都沒著落的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人。

教會在強調救贖靈魂,持守對聖經的默示與權威性的時候,往往變成了現代版的祭司與利未人,對受苦的人類視若無睹。我們可能痛責個人的罪行,對社會的邪惡與不義卻不聞不問。我們真的感謝路加醫生,在記錄耶穌的言行時,他特別強調耶穌怎樣憐恤社會上那些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人。只有在路加福音,我們才看到耶穌說:「你們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 神的國是你們的。你們飢餓的人有福了!因為你們將要飽足。」(路六:20 21)還有何處經節把耶穌憐恤貧窮、飢餓和受壓迫的人說的如此分明?

耶穌說的「到義人復活的時候,你要得著報答。」這是耶穌吊在我們面前的胡蘿蔔,還是真有其事?_________

同席的人聽了耶穌這番話,有什麼反應嗎?且聽下回分解。

默想:

「。。不是要把你的餅分給飢餓的人,將漂流的窮人接到你家中,見赤身的給他衣服遮體。。這樣。。那時你求告,耶和華必應允,你呼求,他必說:我在這裡。」(賽五十八:7 9

教會和基督徒還能對那些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受壓迫的人視若無睹嗎?_____________

── P.C. Chong跟隨基督的腳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