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返回本目錄

 

第一百二十五課 - 喜筵的比喻

 

經文:太二十二:1 14

主旨:從耶穌說的喜筵的比喻,明白「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的屬靈真理。

1。今天我們來到受難周星期二的辯論會的第三回合。前兩回合,耶穌說的兩個比喻已經把猶太公會的代表逼上牆頭,他們已經無路可逃。今天這個喜筵的比喻又是馬太的獨家報導,雖然跟路十四:15 24 第九十六課)的大筵席的比喻很相像,但仔細閱讀後,你會看出這是在不同場合的教導,中心信息也不同。不過,大家若要把它們並排在一起作個比較,再來查考,也是大有裨益的。

2。太二十二:1 7 「耶穌又用比喻對他們說:『天國好比一個王為他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就打發僕人去請那些被召的人來赴席,他們卻不肯來。王又打發別的僕人說:你們告訴那被召的人,我的筵席已經預備好了,牛和肥畜已經宰了,各樣都齊備,請你們來赴席。那些人不理就走了;一個到自己田裡去;一個作買賣去;其餘的拿住僕人,凌辱他們,把他們殺了。王就大怒,發兵除滅那些兇手,燒毀他們的城。。。。』 」

在這個課程裡,我們已經查考了很多耶穌的比喻。我再囉嗦一次,耶穌講的比喻有幾個特點,就是言簡意賅,又情詞逼切;含義深奧,又人人易明。比喻是通過地上屬世的東西,解釋天上屬靈的真理。很多比喻都以「天國好比。。」來開頭。不過,在解釋比喻時有個陷阱:我們很容易太過注重細節,而加鹽加醋地添加了許多不是比喻本來要表達的意思。所以,我們一定要抗拒這樣的誘惑,只要把比喻的中心思想點出來,我們就算大功告成。

這個比喻清楚地分成兩段:1 7節和 8 14 節。首段 1 7節講述那王怎樣打發人去請被召的人來赴席,而都被拒絕,王大怒而發兵除滅他們。

誰是王?他是天父神。僕人是誰?他們是舊約的先知。用不同借口拒絕赴席的人是誰?從上文太二十一:42 44 節,耶穌對猶太人說:「神的國必從你們奪去,賜給那能結果子的百姓。」我們可以看出,這些人一定是猶太人。他們的結局是怎樣的?他們會被「除滅」。猶太人是被邀赴喜筵,一切都已為他們安排好,他們是選民,不是因為他們特別好,聖經告訴我們,他們是硬著頸項,心裡頑梗的人。神不選一個最好、最乖的民族,他總是在人最深的墮落敗壞之處與人相遇,這是一個極其寶貴的屬靈真理。可惜,猶太人因神的揀選自高自大,忘記了作神選民的責任是:作他向萬民廣傳福音的媒介。

3。太二十二:8 14 「於是對僕人說:『喜筵已經齊備,只是所召的人不配。所以你們要往岔路口上去,凡遇見的,都召來赴席。』那些僕人就出去到大路上,凡遇見的,不論善惡都召聚了來,筵席上坐滿了客。王進來觀看賓客,見那裡有一個沒有穿禮服的,就對他說:『朋友,你到這裡來怎麼不穿禮服呢?』那人無言可答。於是王對使喚的人說:『捆起他的手腳來,把他丟在外邊的黑暗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

這是比喻的第二段,講述王怎樣從岔路口邀請人來赴席,在赴席的人中有人不穿禮服而被丟在黑暗裡哀哭切齒。這是什麼意思?

在岔路口被召的人是誰?應該是外邦人,因為救恩臨到他們身上。禮服是什麼?禮服不是象徵赴席者本身的善行,因為它不是人自備的,乃是王所供給的。(不要忘記他們都是從岔路口被召聚來的。)所以禮服是象徵神的恩典或基督的義袍。不穿禮服的人就是不靠主基督的恩典而自以為義的人。這些人雖有機會聽福音,卻無分於神的國。他們的結局是:被丟在外邊的黑暗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

所以,整個比喻講述兩種在天國外圍的人會被除滅:一是拒絕赴席的猶太人,二是赴席而不穿禮服的自以為義的外邦人。他們無分於天國的原因,雖有五十步至百步之別,他們被摒棄於天國門外的結局則是一樣。

「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 對猶太人來說,這是真實的;對外邦人來說,這也是真實的。被選上的人,不要把恩典的視為當然。

默想:

當王問那個人何以沒有穿上禮服,聖經說:那人「無言可答」。
當末日人站在主耶穌面前受審的時候,最怕的就是有「無言可答」的時刻!那時誰都幫不了你的忙。與其面對那一刻,不如現在就「穿上禮服」,享受王為我們預備好的豐盛的筵席。

──  P.C. Chong跟隨基督的腳蹤行